有關【平均線北斗七星劍】的重要概念
一.【交叉】這是很重要的多空交戰點,代表著力道的衝撞(通常我們可以用數學公式反推設岀「虛零點」的位置)!最基本的交叉,分兩類:第一類是「雙均線」黃金交叉和死亡交叉(正/負交叉或生/死叉):黃金交叉是指至少兩條代表不同基期的平均線在相對低檔交叉向上,這裏必需註明的是同時上揚,而當短天期平均線不管往上穿越或往下跌破其它較長天期的均線之後,並無力進一步改變其它中長期均線方向,則表示當時只是短線「局部反彈」或「回檔格局」(如30日與72日交叉,根據反向修正的反作用力原理,短線會反向修正3天左右等」,並未影響到原先的中長軌道。當然必須明辨所謂的「假性的黃金/死亡交叉」及「型態與均線」的關係(譬如M頭生叉賣點/W底的死叉買點等),此乃最佳的反向買賣訊號,同時兩者所呈現的整理或多空「時間長短」不同。例如六日均價線往上穿越12日,但12日卻不曾往上翻揚過。這個現象的原因在於均線間彼此乖離過大,兆因此段期間價格震盪大,就會使得均線難以糾集,行情也就很難往一個方向持續前進,操作策略--追高絕對不宜。這裡我們要再次強調「交叉」所代表的意義及位置,既然交叉,其後的「行為」就應軋空(殺多),如果沒有,各位就可以做簡單邏輯式的推論,也可以設定實戰上的關鍵k線觀察點位;另外短中長的成本匯聚,在均線聚散離合的特性中也會有特殊功能,譬如「測幅」,這也是衍生的應用竅門。第二類的交叉是「K線與均線交叉」,也是均線的穿越原則,上(下)穿越後回測不破(回調不過),為買(賣)訊號(這裡容易出現誘空或誘多「假性」突跌破,各位應該知道它在葛蘭碧法則中的位置),當然這裡必續提醒的是均線最好是走緩後的穿越比較有效,穿越的K線力道暗示了未來的波幅空間,交叉點與回測(調)點自然為重要的觀察點。
二.【排列】:可粗分為多頭排列與空頭排列兩種(如6、12、24、72日等),要有多次的黃金交叉為前提才能產生,齊部上揚稱為多頭排列,這是多頭走勢最旺盛的時後,因為價位都位於均價線之上,所以在量能未失控之前,任何拉回都是買點。空頭排列正好相反;這裡暗示並衍生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就是交叉的有效性,這裡還要提醒一下,所有的空(多)頭市場初期,一定是多(空)頭排列,這點常造成買賣訊判斷的盲點,當然就必須注意關鍵的「發散後的收斂點」,以規避誤判。另外,因為均線是成本的概念,所以它也暗示了群眾的「心理支撐與壓力」,這點在實戰上研判行情的可能落點具有極強的功效),不過,排列的位置但是排列的架構與位置才是影響行情大小的重點(這有就是所謂共振的道理,也暗示著短中長各級數的排列影響著進出資金策略的規劃),如果說均線的「糾集」代表大行情即將來臨(短線當沖者更應把握時機),那麼「疏離」的均線排列,將是來回震盪的行情,因為彼此間的買進成本或賣出成本差距相當大,所以絕不會有軋空或殺多行情。以殺多/軋空模型來說,主力絕對要「養、套、殺(養、吊、軋)」三階段工程來進行,並將行情慢慢往某一方向前進,最後讓持相反倉位者面臨恐懼,然後眾人在情緒上已逐漸受不了,持相同倉位者心生貪婪,所以短線上(五分圖)會出現噴出,此時往往是驚慌認賠殺低或搶補的時候,而主力正快樂地出貨/補貨的時後。不過要再提醒一個重點,若行情已經大幅拉開,就必須堤防多(空)頭排列中的氣力耗盡及之後產生的趨勢扭轉訊號,將會「快速且大幅度」反向修正(通常不會一次扭轉完畢)
三.【轉折】轉折來自於平均成本的概念(含扣底價),市場上有 許多 老師在使用此項指標(有些是衍生指標),但是參數的採用各有不同,基本上,使用三日或六日前的收盤價位或者KD、MACD、黃金比率等公式反推的指標(造成指標偏移作為預測或研判輔助),以作為轉折高低的標準,低檔轉折點則下檔有撐,高檔轉折點則上檔有壓;扣高則有利空方多方受壓制,扣低則有利多方空方需防守(我們可以以5日均線做例子),當然最重要的關鍵是我們應該視其是否為「什麼樣級數」的「正負反轉點」「交叉零軸點」來決定操作的關鍵研判,而均線正負反轉點自然也暗示者我們重要的作多(空)停損關鍵,交叉零軸點暗示著我們均線波浪系統中推動或或修正的關鍵(回升或反彈/回跌或回檔)。另外均線的收斂糾集(如三線或五線合一,微微向上或下時,就是軋空或殺多的啟動點位),常常是轉折之所在,越多級數的均線交會糾結,「共振」的力量會越大,當然也會使用到均線乖離及均線背離來判斷趨勢或走勢的轉折,均線雖然落後,卻非常的穩定可靠。
四.【開口】:有均線排列,一定就有開口,開口的大小,顯示短、中、長期的成本差距,更顯示了趨勢力道的大小,也由此可以判斷浪潮的行情大小或是否展開,波段行情暗示必須要拉開口;這也暗示著收斂與發散間的玄機所在)當然,運用成本的觀念(也可以使用柱和平均的概念來解釋),我們可以發現成本差距會使得趨勢有反彈或回檔的空間,不過基本上仍以中、長期趨勢為主要方向。開口下的反彈或回檔,乃是一種修正原來走勢的的過程,短線操作上可以利用。當然開口擴大代表力量增強,開口縮小暗示力量衰竭→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趨勢暗示,大家經常聽到的「鴨嘴理論」也運用到這個部分的原理,當然還必須搭配排列來研判
五.【斜率】:斜率是金融操作的秘訣!均線的斜率代表多空的階段氣勢,斜率越大(越陡),代表力量越強,「三陰線」從上往下直線落體式的下滑,代表空頭力量摧枯拉朽,多頭應避而空單宜把握(短線最忌搶反彈)。反過來,「三陽線」之後的快速拉升,也會形成多頭的強勁力量,陡峭的走高方向,正是多頭極度的表現,這兩者皆是極端的現象,並非常態,一般而言,越陡峭則持續的時間越短,相對角度適中(45度斜率)則延續的時間越久。此外,我們可以透過數學公式來計算「速率」的問題,(如5MA& 20M A),這樣也可以提早知道轉折與強化"速度感"(這裡隱含著時間的概念);另外也有利用入射角=反射角的「對稱」概念去尋求趨勢支撐與方向,這也是很不錯的衍生工具之一)。當然,這暗示著我們可以透過斜率的高低來判斷行情處於什麼階段(初升初跌、主升主跌、末升末跌)以及行進速度與時間的輪廓預測,所以小弟大膽的這麼說,「均線波浪理論」是存在的。
六.【背離】:當股價快速拉升,偏離平均線一定程度後(正負乖離),會產生往均價線的拉回走勢,逢高拔檔的意義在此。相對的,當股價快速挫跌,會產生負乖離,所以均價線偏離到一定程度之後,會有「較大幅拉回走勢,逆勢作空(偏離不夠不做)及逢低回補(趨勢持續)的意義在此。至於正、負乖離的程度要到什麼狀況才會有反向走勢?並無一定的標準和定見,只能依過去歷史經驗法則作經驗延用,因此在使用上,不能單獨使用,必需搭配其它技術指標。 當然我們可以取用短線(5日)及中線(20日)來作配合與觀察(可以求出差離值,作出趨勢、轉折、力道等的各項研判),這樣就會有所參考標準→這暗示了我們很重要的重點,一個推動波行情的結束點,通常是由「交叉→乖離→背離」,當然眼尖的人就會發現這跟波浪理論很像;至於背離,如果產生K線「穿越」與K縣方向相反的均線,或者短、中期均線方向兩者不一致時,或者同級數中漲創高跌創低的正負乖離產生相對趨疲現象,就會產生背離,理應有抵抗現象,(這裡也暗示著V形反轉形成的反推邏輯條件與關鍵,大家可自行思考價走乖離會造成的現象)不過要提醒的是,背離的產生一定是趨勢力量減緩,不代表一定會反轉,至於會產生回跌或回檔、反彈或回升,則須另外輔助判斷。也因為背離的緣故,我們可以運用「切線」的觀念互相佐證,這裡還有一個重點,那就是「真假突跌破」的暗示。
七.【扣抵】:扣抵對於均線使用是很重要的觀念與動作,為了要維持固定期間(如六日)的移動平均,一定應要有扣抵的動作。比如說六天平均線,為維持六日的動態平均,則每一天的新增參數(當天收盤價)出現後,必需把六天前的舊參數(收盤價)扣除,這個動作稱為「扣抵」,扣抵過程由於可以事先知道所要扣除參數的高低,以及新參數的大概高低,因此不難推測出這條趨勢線的方向(往上或朝下),扣抵的意義除了維持天數的完整(5日線,則保持近5日的收盤價平均數),也能預知未來可能的趨勢方向,因此善用「扣底」是趨勢操作的秘笈之一,扣高利空(助跌能量蘊藏),扣低利多(助漲能量蘊藏),乃最簡單的口訣,但也必續注意均線的「延遲」效用,這影響著動能力道(行情)的大小;當然,扣抵不只可運用在均線,均量的扣抵預測亦可活用(特別是整理區的判別,均量具有極有效的研判關鍵)。 當然許多「均線型」的指標也可以運用扣抵的原則來進行反推,譬如RSV、KD,RSI、3-6差離、威廉、MACD等。
(1)直線 (K線) 決定了形勢,決定了交換,決定了時間.
(2) 曲線 (均線) 決定了規律,決定了成本,決定了策略.
(3) 橫線 (頸線) 決定了壓力,決定了支撐,決定了範圍.
(4) 波浪 (三五) 決定了趨勢,決定了型態,決定了位置.
【大陸股友的均線口訣 】
年線下變平,準備捕老熊。年線往上拐,回踩堅決買!
年線往下行,一定要搞清,如等半年線,暫做壁上觀。
深跌破年線,老熊活年半。價穩年線上,千里馬亮相。
要問爲什麽?牛熊一線亡!半年線下穿,千萬不要沾。
半年線上拐,堅決果斷買!季線如下穿,後市不樂觀!
季線往上走,長期須多頭!月線不下穿,光明就在前!
股價踩季線,入市做波段。季線如被破,眼前就有禍,
月線上穿季,買進等獲利。月線如下行,本波已完成!
價跌月線平,底部已探明。2 0 線走平,觀望暫做空。
2 0線上翹,猶如衝鋒號。突然呈加速,離頂查一步!
10天莊成本,不破不走人。短線看 3天,破掉你就竄!
長期往上翹,短期呈纏繞,平臺一做成,股價往上跑
平均線的本質
對移動平均線進行分析是選中強勢股黑馬股的又一有效的方法.移動平均線是分析價格變動趨勢的一種方法,它主要是將一定時間內的股價加以平均,根據平均值作出圖線.通常將每日的K線圖與平均線繪在同一張圖中,這樣便於分析比較.通過分析平均線的走勢以及平均線與K線之間的關係來決定買賣的時機,或是判斷大勢的方向.一般平均線採樣數有3天,7天,10天和30天等等,甚至有長期平均線取樣時間長達150天和250天. 技術分析者之所以能夠用平均線來分析價格走勢,是因爲它具有以下基本特徵:
1:趨勢的特徵 平均線能夠表示出股價運動的基本趨勢.
2:穩重的特徵 移動平均線不會象日線那樣大起大落,而是起落得相當平穩.向上的平均線經常是緩緩向上,向下也是這樣.要改變平均線的運動趨勢相當不容易.
3:安全的特性 通常愈長期的平均線,愈能表現出安全的特性,即移動平均線不會輕易地往上往下,必須等市勢明朗後,平均線才會真正改變方向.經常是市勢開始回落之初,平均線卻是向上的,等到市勢落勢顯著時,才見平均線走下坡.這是平均線的最大特色.越是短期的平均線,安全性越差.越是長期的平均線,其安全 性越好,但也因此而使平均線反應遲鈍.
4:助漲的特性 股價從平均線下方向上突破後,平均線也開始向上移動,可以看成是多頭的支撐線,市價每次跌回平均線附近時,自然會産生支撐力量.短期平均線向上移動的速度較快,中長期移動平均線向上移動的速度較慢,但都表示一定期間內平均持股成本增加,買方力量若仍然強于賣方的話,股價每次回落到平均線附近時,便是買進的時機.如果平均線的助漲的功能消失,股價重回平均線之下,這時可能趨勢已經轉變.
5:助跌的特性 股價從平均線上方向下突破後,平均線也由此開始向下方移動,這時平均線成爲了空頭的阻力線,市價每次反彈至平均線附近時,自然産生阻力.因此在平均線往下運動時,每當股價反彈到平均線附近都是賣出的時機,平均線此時具有助跌的功能.如果市價下跌逐漸趨緩,平均線開始減速下行,此時若股價再次與平均線接近,則可能向上衝破均線開始升勢,此時均線的的助跌的功能減弱.
●移動平均線的【北斗七星劍】
(一)交叉
(二)開口
(三)斜率
(四)方向
(五)排列
(六)乖離
(七)扣抵
此篇引用 :
說不得之 藏經閣
http://tw.myblog.yahoo.com/jimmy_stock1/article?mid=62&prev=65&next=57&l=f&fid=12